原创 苏小爪 阅读教练苏小爪 2024-01-20 05:30 发表于青海
群里正在读《矛盾论》的伙伴,问了一个难题:
这么理解《矛盾论》中的这句话:
“人的内部无限的认识能力与此种认识能力仅在外部被局限的而且认识上也被局限的个别人们身上的实际的实现二者之间的矛盾”
这55个字,不带标点,确实有点难消化。
那今天这篇文章,就聊一下这句话给我的启发:
“每个读书人,这一辈子都要反复做的突破——只有摘掉书生气,创造更多体验,才能带来认识的突破”。
先举了例子,再来帮大家理解《矛盾论》里的这一原话——
1 都2024年了,还有人相信地球是“平的”
尽管地球是一个球体已经被证实为一个科学事实,但“地平说”到现在还有上百万人支持。
是的,我没写错,你也没看错,都2024年了,还有人相信“地球是平的”,这要气死多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老师。
相关视频,感兴趣的话,自己上网搜,反正我看到视频时,也是一脸问号——
这些相信“地平说”的人,他们还成立了一个组织——地球平面协会。
嗯,他们会定期开学术讨论会。
无论外界拿出什么证据支持“地球是个球”,他们都坚持“地球是平的”。
他们还造了很多模型、摆了很多“证据”……甚至,联合国的标志,都被他们搬出来证明“地球是平的”。
看到这里已经有人想笑了,但类似可笑的事,常常发生在自己身上。
比如——
2 知道“只有聚焦才能出成果”,结果我们却分散再分散“加加加……”
我创业的时候就犯了这个错误——不聚焦。
本来做起来的项目,还盈利,人有点飘了。
就开始给公司里加业务,结果就“不聚焦”了,作死。
然后砍了团队,砍了业务,收益才重新回正。
常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但常说这话的人,有几个学好一个好CEO的基本功——会聚焦?
不是真会聚焦,这是一个人“认识的局限”。
但后来突破了,这又是一个人“认识的无限”。
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永恒存在,动态发展。
“地平说”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间逐渐被推翻的,没推翻前是“认识的局限”,推翻后是“认识的无限”。
讲完例子了,现在把《矛盾论》里55个字的原句,进行一下断句、阅读理解,就变成了155个字,你再读一遍,就好理解了——
“我们发现在思维的范围内,我们无法避免矛盾。
人们的内部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是这种认识能力在外部却被局限住,也被个别人们的认识局限住。
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放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看,这种矛盾是早晚会得到解决的,但因为历史长河是无穷的,至少对于我们来说是无穷的,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上述的矛盾又是以不同样式反复出现、反复被解决。”
3 想要突破认识?那就要有摘到书生气,多去做体验
哈耶克常引用的一句话:“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是由人们善良的意愿铺就的。”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希望自己变更好,所以加各种目标,越加就越不聚焦越完不成目标。
这就是用“善良的意愿”去铺就“通往地狱的道路”。
为什么“要求自己做到聚焦”、“要求自己要做到这个”、“要求自己要做到那个”,但是一回头发现“没聚焦”“没做到”?
因为“多举事”了,根本没有认识到什么叫聚焦。
之前文章里举过一个例子——用一罐果酱抹面包片。
面包片可以无限多,但果酱就一罐。
心力、时间、财力、精力,就是一个人的那罐果酱。
人性的弱点就是,知道果酱有限,但视而不见——认识和实际规律上的矛盾。
实际规律是“需要聚焦,才能出成果”,但视而不见这个规律,点头说对,但不会那么做,说明“认识还不是真认识”。
因为真认识,就会少举事,就会冷血铁面,就会一刀切掉多出来的事。
比如,我定了每天干这三件事:教练、读书、写作。
你说第四件很重要,很赚钱!?
对不起,我要砍掉第四件,我不赚。因为它干扰我聚焦了。
我聚焦所创造的价值,比任何所谓紧急的事创造的价值高太多了。
你说第四件事紧急?必须处理?
那我干脆放弃不要了,接受损失,自愿买单。
这才是聚焦。
少举事,减少兴趣爱好,才能把你的时间从源头上聚集起来,才能学有所成。
聚焦,这事只能体验过,才知道什么是聚焦。
最后的话
体验过的知道,就是知行合一。
所有读书人,一辈子都在做的突破就是:
给自己多创造体验的机会,才有机会达到知行合一。
比如,想做好聚焦——
不要今天一听聚焦,咔咔咔咔咔……砍掉10件事。
过了一周、一月、半年后,又卡咔咔咔……加上了11件事。
这叫功亏一篑。
而是要下日日不断之功,每天检验是不是又举事了,又不聚焦了,才能不被打回原型。
否则,就容易“说一套,做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