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海涛涛 总有好物 2024-01-11 21:05 发表于山东
➊
新旧交替之际,关于未来,有很多猜想也有很多预测,每当林林总总的判断陈列眼前,响彻耳边时,我总想怎样才能增加审判性思维,让自己保持客观判断与清醒?
所以,我读了《经济学的意义》。
经济学的意义有哪些,是这本书主要表达的观点,我看很多网上评论说本书根本不能作为经济学科普通识诸如此类,我觉得说的甚是,《经济学的意义》就只是回答一个问题,经济学意义何在?
张雪峰说学经济学的尽头是销售。这应该是网络浓缩后的关键词,也是普遍人们认知到的经济学可以覆盖的行业之一。书中说:经济学无用,不能预测未来,不能经世济民,不能帮助国家做政策,不能帮助你炒股挣钱。是一个没有办法变现的学问。
➋
如果如此,还需要了解经济学吗?
书中通过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经济学与现实世界中的交融,总结出经济学在近期为国家所做的贡献。
为此,经济学是有用的。因为所有的学科最终都逃不过“学以致用”四个字。
从大形势方面来看,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经济动荡的时代,我们的职业、储蓄,乃至命运均与国家挂钩,解读政策、了解经济,或许让我们找到一线机遇,躲过一次障碍。
这个我深有感悟,我的一个朋友,在19年买上了“蓝图”中的期房,并对我说:很多时候,要抓住机遇,上去,就上去了,不然,就一辈子这样了。
她的一辈子并没有这样,高点买的房子在这两年,直冲谷底。
有时候我经常想,如果有更多针对市场规律的认知和辨别,她的结果会是怎样?
就我而言,从来不懂理财,09年到19年,挣的钱就在活期里面,与高额定期利率无缘。偶尔试水,买了债券,不想却一股脑在2021年全盘换成基金,结果一直绿到现在。
动辄百万,小则几千的决策,或许都要与国民经济挂钩。都需要一些针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与判断。
书中也强调,理论要与现实结合。只有当一个人在面对抉择时,他曾所涉猎的知识才会成为他眼界的触角,左右他的价值观、世界观,最终左右他的选择。
换言之,经济学是有用的,通过它,你会看到更加多元的世界,避免成为井底之蛙,进而就减少成为杠精的概率,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多的时候,人们才不会钻牛角尖,会找到正能量,变得积极,让路越走越宽,眼睛就会看向希望。
➌
《经济学的意义》的作者是姚洋,姚洋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拥有众多头衔,在书中他也分享了自己与经济学的交集,作为一个具有官职身份的学者, 他的整本书里也充满了哲学智慧。字里行间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又有些批判。
比如中国自古多为利益发动战争,而很少因为信仰发生冲突。因为我们相信的是“无利不起早”,相信的是“学这有啥用?说了有啥用?干了有啥用?”
“用”这个字,驱动每一个人行动。这是一种底层逻辑,稳固牢靠,没有修饰,虽然略显粗糙,但是管用,让人吃得饱,穿得暖。
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文学上也具有压制性,让我们的文化服从权威,具有“教化”的用途,当然另一方面也固化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凡有道德审判、非黑即白,这种固化的思考方式的人,通过经济学的学习或有帮助,因为经济学首先成立的一个假设,即人是自利和理性人。
一个理性的人所做出的选择,是经得起考验的,是对自己有用的。为此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任何抉择时,经济学思维方式便能合理化其初始动机,任何资源,也都会进行有利配置。进而使我们能够理解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多些平和的色彩,少些冲突与愤慨。
另一方面体现姚洋老师的哲学智慧的是,他书中倡导经济学学子们不要在象牙塔中不肯出来,不愿意对伟大的时代做个回应。但是他也明白:“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经济问题都牵涉政治因素。”所以,他找到了一种治学的“均衡”,即:“经济学家一定要多做正面的研究。什么叫正面的研究?就是解释中国为什么成功的研究。”
我对本书中提到的这种均衡,理解为中庸之道。涉及到国事,真心不方便多谈。日常百姓尚且有一二三点看法,何况这些高水准的学子呢,可是生活、升迁等诸多压力让他们难以去关注当下,即便想呐喊,当下媒体也已成为口舌,根本无法发出声音。所以正能量选题与输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感觉姚洋老师特别像历史人物中的张居正,太极高手,但确实有坦诚之心。
我认识一位很优秀的企业家。一直是我的榜样,他为人做事,少谈“不”,多谈“是”。很少批判,更多是下一步如何解决。我有时候总觉得这种人特别假大空,后来读了《秘密》才明白,他们懂得吸引力法则,更愿意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吸收和推进正能量上。姚老师也是一样吧?
➍
另外看完这本书,又再次理解了认知偏见这句话,偏见在这里不是一个贬义词,是中性词,即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学识不同,对于社会的反馈不同,所以即使是对于书的理解也有不同,很多人说《经济学的意义》有些划水,但整体来看,我会推荐,尤其是针对高中生及家长(对世界认知、专业选择有一定帮助),书中透着治学精神,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显出了学者风范。
如果写书也有格式的话, 《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是个“分-总”,《经济学的意义》应该是“总”,在概念和脉络上都是提纲挈领,但是涉及到中外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都能衔接,让人能大致分辨骨骼。尤其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这一部分,贴近国情,为我们展现出国家大事下经济学的"经世济民”之道。
也许你想看看:
《金钱心理学》:财富,是你看不见的那些
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两个翅膀应该是金融和科技
懂点宏观经济,就明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财富的底层逻辑就是信息差
如果只能学一门知识,我希望是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