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neo李 晓理非叨 2024-01-09 08:01 发表于北京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们对经济学的介绍也从经济学的起点开始吧。
经济学的起点是什么呢?我们还是要回到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本身。事实上,任何一门科学,他的起点都是其研究对象本身。进而科学家从研究对象的一些基本的真实特点出发,运用适合该研究对象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找到研究对象遵循的一般规律,以及根据这些规律推理出来的必然结论。
经济学自然也不例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并且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行为的一般规律,而不是某个具体的行为(研究具体行为的是行为科学的另一个分支——历史学,具体可以参见之前的文章:《帮你赚钱的经济学同门:历史学》)。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行为所包含的基本真实特点。对于这些特点,我们一般称为基本行为要素,这些要素合并起来,我们起了一个名字——一般行为概念。而这个一般行为概念就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好了,本文可以结束了……
但是,我相信,对于真正想学习经济学的读者,绝不会满足于这个简单粗暴的答案。一般行为概念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个问题必须得到充分的解答,才算得上真正解释了什么是经济学的起点。那就让我们先忘记了一般行为概念这个词,从头开始说起吧。
在经济学中,我们把研究对象——人的行为——如此定义:人的行为是有意的动作。这个定义虽然简洁,但是却异常清晰地把行为划出了边界。但是出于科学的严谨性,以及让刚接触这一领域的读者更详细地理解这个定义,我们还是要多做一点点说明。在前面的定义中,“有意”我们也可以说“有意识”,或者用之前我们经常提到的——“有目的”来代替。有意识与无意识,这个区分是泾渭分明的,我想应该不至于有人会对此两种情况有所混淆。但是,“动作”这个词,往往就会被一些朋友误解了。分歧就在于,一动不动是不是行为呢?
实际上,只要我们不纠结于动作这个词,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否认,人总是处于某个动作中,或者动态,或者静态。而只要这个动作状态是人有意识的选择,试图让自己感受更加舒适,那就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行为。如果你依然觉得,动作必须要动起来,对此我实在无法做出更多解释,只能感叹人类的语言受到了封印,不能对此表达得更为清晰。总之,是不是经济学研究的行为,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这个动作是否是由人有意识地做出。
到这儿,按理说我们其实已经对行为已经进行了非常严格的定义,但是总有一些尚未做好准备学习一门新科学的朋友会问:难道就没有无意识的行为吗?
然而,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经济学根本不关心,因为这个问题实际上与经济学毫不相关。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是在争论行为的定义,本质上是在表达一种价值偏好,即自己喜欢归类某些对象,并为之起一个名字,而不是讨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动作,当然有无意识的,初中课堂上就讲过的眨眼、膝跳这种非条件反射就是无意识的。但无论如何,我们依然不能否认,人的一部分动作是有意识的。而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这部分有意识动作及其所带来的一切结果,如:有意识合作形成的社会、有意识交换形成的市场等;无意识那部分,就交给了自然科学,如生物科学、神经科学等来研究。读到这句话,我想如果读过我之前写的方法论文章的朋友,应该会想起来,没错,这里面就运用了方法论的二元论。方法论贯穿整个经济学。
回到前面的问题,如果实在不能理解经济学对行为的定义,非要按自己的喜好把行为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那经济学也只能告诉你,我们不研究无意识那部分。
到这儿我们把经济学中的“行为”是什么就说清楚了,但是,一般行为概念又是什么东西呢?限于篇幅,我们就留待下一篇文章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