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智慧zhuhuix 智慧人生记录仪 2024-01-17 08:04 发表于江苏
“ 好的沟通,必须要有清晰的逻辑,也要让人容易理解,更关键的是发挥同理心,并且深刻理解对方的利益诉求,才会获取到用户真正的问题。”
01
—
首先,沟通的基础是要有清晰的逻辑,因为逻辑清晰,才能让人听得进去。
比如,我要去向上司汇报工作,
我先会在脑子里准备好结构清晰的“稿子”--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生硬的东西生动化,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
让听的人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甚至产生共鸣。
所以,为了表达清晰,需要刻意练习自己的结构化思维:
不仅要做到有逻辑地思考,更要将自己的思考有结构化地表达出来。
02
—
其次,沟通中也可用一些类比的手段:
把一个抽象的东西,用一个具象的东西做类比;把一个不熟悉的东西,用一个熟悉的东西做类比,这样的表达才会产生画面感。
比如,我要解释什么是“沉没成本”。
我可以用名词解释的方式来表达:
沉没成本就是那些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支出,像已经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等都属于沉没成本。人们往往因为沉没成本,而在已经有了大量投入的事情上继续下去。
但好的表达是用类比的方式:
说到沉没成本,我们来举个例子,
有一天下班高峰期,你叫了滴滴打车,
系统提示预计排队要20分钟左右,结果等了半个小时还没叫到,
你本来都想放弃去坐地铁了,
但转念一想,既然都已经等了这么长时间,放弃又不甘心,
再等等说不定一会儿就等到了,结果又等了半个小时还是没叫到...
很显然,用类比的方式进行沟通,更加生动、更有画面感、也更能让人理解。
当然,善于用类比,我就需要思考事物的本质,即看清事物的根本性质。
只有看透了事物的根本性质,才会让自己彻底认识到事物与事物间的相似或区别,才能对各种事物做出不同且真实的判断。
03
—
再次,沟通的一大技巧莫过于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的问题,能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能与对方共鸣共情。
想一想心理医生是如何沟通的:
他一定会让我坐下来,或者躺下来、尽可能地放轻松。
接下来,他一定会鼓励我:好了,现在请你把我当成你的一位好朋友,把你心中最大的焦虑、恐惧与悔恨都倾诉出来,我会认真听的,
如果中途你有任何不舒服,你可以停下来,我会继续引导你...
是的,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倾听用户的心声,只是偶尔在关键地方,提出关键问题。
如果用户愿意把他当成一个可信任的朋友,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也愿意接受他的引导,那么治疗可能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那么,很多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根本不知道用户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只知道要“卖弄”什么,“推销”什么!
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的问题,自己的东西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能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能与对方共鸣共情,
依据对方的问题,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争取对方的支持,这才是好的沟通方法。
04
—
最后,我想说的是:
提升沟通技巧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更容易理解自己!
但千万不要认为它可以拿来说服别人。
就像我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逻辑、类比、换位思考一样,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我的所思所想,而不是一定要为了让我说服你,让你接受我。
所以,回到沟通本身,
一个好的沟通,不是好为人师,不是出谋划策,更不是否定别人。
它必须要有清晰的逻辑,也要让人容易理解,更关键的是发挥同理心,并且深刻理解对方的利益诉求,才会获取到用户真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