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柳絮天 俯首于心 2023-12-05 15:44 发表于上海
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作案例探讨,不可对号入座,不可衍生发挥。谢谢!
1.
概念相关
其他应收款是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资产科目,通常用于记录在一定期间尚未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应收账款,即记录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无关的各种应收款项总称。正常情况下,它计量非营业收入的应收账款,表明未来可从其他方面获取的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常见核算业务包括:应收利息、应收租金、应收赔偿款、应收罚款、应收股息、应收捐赠款、应收政府补贴款等。由此可见,其他应收款所记录业务具有复杂多样。
2.
“隐藏”技能
对上市公司类造假主体往往利用“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包容和隐蔽性特征,竭力发挥其他应收款的“隐藏”技能,诸如把各类本应计入成本费用计入其他应收款,将应计入其他资产科目的交易计入其他应收账,用于调节利润,掩盖资金占用等目的。利用市场主体对“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弱关注度,隐瞒其减值迹象,不计提或少计提坏账准备,以虚增利润的目的。对于非上市公司类造假主体,往往还会利用其他应收款隐藏收入,规避税收等。
3.
典型案例
本文分享的第一个案例来自2017年12月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某上市公司将几项本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计入其他应收款,导致报告期少计费用而虚增利润,开启了“其他应收款”的“费用隐藏”技能。具体来看:(1)未按规定核算支付基金公司的融资服务费。事情是这样的,2015年11月,该公司从某基金公司的信托计划取得3.5亿元信托贷款,协议约定该公司向基金公司一次性支付1,227.5万元融资服务费,并按照资金占用天数计算变动服务费。2015年11月和12月,该公司通过其子公司支付了共计支付1446.06万元。公司将将上述融资费用作为“其他应收款” 列报,未计入费用,未计入当期损益。(2)类似,该公司将支付给某小贷公司的资金拆借费、支付给某商行过桥资金借款利息、支付给公司多名高管及员工工资及绩效等费用等均计入了“其他应收款”,导致资产负债表虚增资产,利润表虚减费用并虚增利润。
本文分享的第二个案例来自2021年7月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某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其控制的A公司与上市公司签订商务合同,上市公司向A公司累计支付了4.69亿元资金,并将前述支付资金计入“其他应收款”,形成对上市公司资金的长期占用,开启了“其他应收款”的“资金占用隐藏”技能。
本文分享的第三个案例来自2021年9月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2017年6月,某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获得政府拟拨付1.25亿元政府补助的通知,截至2018年年末,应收政府补助1亿元,但2018年年报披露前,已得知停止拨付前述政府补助,前述其他应收款无法收回,该公司未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仅计提500万元坏账准备,导致报告期虚增其他应收款9500万元,虚增利润9500万元,开启了“其他应收款”的“损失隐藏”技能。
4.
技法
立足外部分析角度,重要性始终是分析导向,对于其他应收款类造假风险,结合其他应收款的金额变动、账龄、款项性质、以及坏账准备计提情况,重点其他应收款大额或长期挂账的情形,分析其是否异常。实际分析过程中,可以结合公司经营现状,收集年报和问询函等资料,打开“其他应收款”反映的业务内容,分析并关注是否存在隐藏费用虚增利润的风险,是否存在隐瞒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占用资金的风险,是否存在隐瞒关联方之间的异常资金往来(如内控失效,违规借贷),是否存在隐匿投资收益的情形规避退税或搞小金库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