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南非资深外交官、南前驻日本大使格勒布勒在南主流媒体《比陀新闻报》、《水星报》、《开普时报》及独立传媒网站发表评论文章,积极评价农业合作为增进中非传统友谊打下坚实基础,“九项工程”中的减贫惠农工程为后疫情时代中非合作走深走实开辟光明前景。全文摘译如下:
新冠疫情对非洲人口健康及非洲经济农业部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非盟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认为,疫情以多种方式影响粮食生产的投入和产出。蝗灾及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以及非洲大陆日益严重的安全挑战加剧负面效应。乌克兰危机也可能增加粮食安全风险。
非洲各国政府普遍认为农业在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非洲于2003年通过了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CAADP),旨在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投资、改善协调、分享经验。非洲大陆有大约9.3亿公顷土地适合农业生产,比整个美国的面积还大。农业是非洲大部分地区农村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但由于各种原因,非洲农业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巨大潜力尚未显现。非洲是全球粮食最不安全的地区之一,越来越依赖粮食进口。非洲迫切需要一场“农业革命”,通过现代化技术、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因此,我们急需更多国际资源、技术和发展经验。
中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优先保障粮食安全。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期间强调要坚持不懈确保粮食安全。非洲钦佩中国巨大发展成就,将中国视为帮助非洲大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天然伙伴和变革催化剂。中非农业贸易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5%至20%。中国还大幅增加了对非洲农业部门的直接投资,私营部门作用日益突出。中非农业互利合作为中非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在达喀尔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极具建设性,习近平主席宣布了包括支持非洲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在内的“九项工程”。双方将积极发挥中非农业合作机制作用,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合作战略内容,确保农业合作有效实施。联合实施青年技术职业培训,内容涵盖农艺专业、操作管理和创业技能等,继续分享农业创造就业和减贫经验。中国还将协助提高非洲农产品本地化加工能力,积极扩大从非洲进口优质特色农产品,为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开辟“绿色通道”。双方将利用“一带一路”合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粮食安全合作,将中国的农业成就和改革与非洲自身的农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有效对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将极大帮助非洲国家释放农业潜力,以支持非盟农业发展计划、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建设“更美好非洲”的2063年议程。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