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双方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了三年一度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24年来,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双方制定未来三年关系议程的平台。
正如预期的那样,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得到了高度关注,来自包括联合国、非盟在内的53个非洲国家的数十位国家元首和代表团出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周四的主旨演讲中将中非关系描述为“历史最好水平”,并承诺将中非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这个想法最早是在2018年峰会上提出的。
习近平在批评西方现代化进程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苦难的同时,勉励中国和非洲国家根据本国国情,走公正合理的现代化进程。
他表示,中国将与非洲在贸易、基础设施、农业、工业、投资和高质量的“一带一路”项目上开展合作,这些项目将成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的象征。
习近平表示,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包容多样性、生态友好、和平安全是中非现代化项目的一些价值观。他致力于在全球安全倡议的支持下,与非洲领导人共同推动绿色发展,提高非洲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
非洲大陆拥有世界上65%的未开垦耕地,这是由于产能不足造成的。人们希望中国的干预措施能够增加耕地的使用,这意味着对非洲大陆的出口增加。
即将开展的其他项目包括为非洲公民提供 60,000 个针对妇女和青年的培训机会; 30个清洁能源项目;并培训了 6 000 名军事人员和 1 000 名警察。 6万个培训名额,以及宣布2026年为中非人文交流年的决定,标志着中国致力于提升在非洲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经济外交似乎将在中国对非政策中重新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领导人宣布将拨款 507 亿美元(9000 亿兰特)资助这些项目。其中很大一部分,近300亿美元将通过信贷额度提供,100亿美元将通过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提供,110亿美元将通过各种形式的援助提供。
这比 2021 年塞内加尔达喀尔会议上宣布的 300 亿美元一揽子计划大幅增加。人们普遍认为,在中非合作论坛上做出的巨额财政承诺已成为过去,这打破了这一观点。中国利用 2024 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来表明其对非洲大陆的持续承诺,非洲大陆拥有 54 个国家,已成为日益重要的地缘政治参与者。在与西方的地缘政治拉锯战中,中国需要保持非洲的外交支持,以增强其全球影响力和实力。
因此,未来几年中国对非洲的贷款承诺可能会有所增加,而自 2016 年以来,中国对非洲的贷款承诺大幅减少。中国对非洲的贷款金额从 2016 年的 280 亿美元减少到 2022 年的不足 10 亿美元。面临信贷紧缩的人将欢迎新的融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