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Scori Lyu
《创世纪》里,人类想造一座巴别塔,塔顶通天,想为后世留名,上帝见此情形就将人类分成不同部落,因此溃散、错乱、分歧,此塔最终无法完成。
德国作家诺曼·欧勒写了本书,将故事设定在一座高大的城市住宅楼,形容它是白色的庞然大物、具体的恐惧、而又有着奇异的美丽,评价道“它是巴别塔”。
这本书叫《黄金之城》,这名字是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的别称;
这座塔叫庞特公寓,“总结了这个城市中所有的希望、所有对于现代主义的错误观念、所有的衰败和所有的疯狂”。
173米,54层,即使在几十公里外的贫民窟也看得见,非洲最高的住宅大厦,楼顶是南半球最高最大的广告牌,这样的高度也适合坠落,它曾被称为“自杀之城”。
圆柱型,密密麻麻的窗户,中间是巨型天井,被寄予厚望设计为“非洲的纽约”市中心地标,宣扬“曼哈顿式”的中产阶级生活,而它现在屹立在治安最差的街区,人员混杂、犯罪频发。
建于1975年,南非种族隔离政策正盛之时,楼里的居民狂欢过、逃离过,然后“被劫持”过,近半个世纪里,经历繁华、衰败、迷乱、肮脏、修复,那起伏的节奏,同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
南非也是塔。那就先说说,那座庞特塔的故事。
庞特传说:危险、肮脏、破落却依旧无可替代
它在约堡高楼林立的内城中心突拔而起,四周是密集的窗户,就像一颗巨大的电池。那片区域治安极差,被看作外来游客的“禁地”。
在约堡城市宣传的天际线上,它是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网上能见到2011年和2015年的两篇中文报道,标题是“旧地标的底层生存”和“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城市贫民区”。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飞机的杂志上看到一则可以报名参观这个公寓的消息,这个网站叫“dlalanje.org”。 这是一个公益组织,每天都会接待两批参观庞特公寓的游客,“为了缓解人们对这座建筑的好奇,以及对其过去的偏见”。费用是一个人270兰特(约21美元),联通参观周
边区域费用是350兰特,他们会将门票收入捐助给周围儿童的教育。 参观者会先在一层的社区活动中心集合,然后经过带有门禁系统的旋转门,坐电梯上至51层。 透过被严严封死的玻璃窗户,可以看到中间天井一圈圈的
房间。这种凝重、拥挤、肃穆的混泥土线条,给人难以言状的压迫感。
朝外看去,可以远眺城市景色,南非最大电信公司Telkom的通信塔尤为明显,目之所及有最大的黑人区索韦托和富裕的市中心桑顿区。
这片区域叫希尔布鲁(Hillbrow),曾是种族隔离时期指定的“白人区”,但很快成为一个“灰色地带”,不同种族的人生活在一起。开发者希望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大量住宅,因此确定了如今的高度,它也是非洲第一栋圆柱型的大厦,内部中空的设计为了让光线能从两个方向照进各间公寓。最初还计划在占地3000平米的中心地面兴建一个室内滑雪场。
有报道里说,“作为经济引擎和不断吸引着移民的磁铁,约翰内斯堡堪称是非洲的纽约。这场无所畏惧的摩天大楼住宅实验,由当时29岁的设计师罗德尼•格罗斯科夫(Rodney Grosskopff)设计,代表了种族隔离制下少数白人统治者的远大抱负”。 1970年代的庞特公寓,成为最开放的国际化象征。游泳
池、网球场等各种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大牌明星在这里开店,“各色人种在这里其乐融融”“住着最优秀的人,能住在这就相当于进入了上流社会”“最丰富的、可以肆意挥霍的夜生活”“这里有南非最早的可识别的男女同性恋区域,第一个gay吧就在这栋楼里”。
进入1980年代后期的种族隔离末期,有钱的白人大量迁出,帮派活动导致犯罪率飙升。为了逼走有色人种,警察开始断水断电,“警察站在门口,要带走白人住户的黑人女朋友”。 1994年种族隔离结束后,房屋所有者选择抛弃这里,“把门一锁就搬走了”。这里渐渐成了无业游民和非法移民等社会底层人民的聚集地,“他们把门锁链子一砍就住进来了”“不用付房租、不用维护、电梯已经停用”“每天都能听见有人被杀”。一个房间里可以住进3、4家住户,人数可
以达到原来的5倍。
1994年后的新南非,强调人人平等,边境向周边国家开放,其他非洲国家的人也纷纷涌入“黄金之城”找工作,但人们来到这里发现,曾经意味着更多机会的“非洲的纽约”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
“你踏入这栋楼5分钟,你会遇到持枪分子、醉汉、毒贩、妓女,要从垃圾堆中穿过,天井中央堆起5层高的瓦砾,还能看到自杀者的肢体。11层以下已经脏到无法住人”“这里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看到”。1998年,甚至有人建议将这里改成高层监狱,但有人抗议“在约堡中心有座监狱很不好,而且这里的名声已经够差了”。
这里的人们总是把窗帘拉上,窗帘的颜色会告诉你,谁在里面:黑的是黑帮,红的是妓女,白的是家庭。这些现在都已经无从考证。 2001年,一家新的地产公司接管了这栋大楼,但发现“这里已经被劫持了,住着8000-10000的非法住户”。他们尝试着用楼顶的广告费用来进行修复工作。楼顶的广告之前是可口可乐的,广告费7万兰特/月,后来改成了南非电信巨头Vodacom,68万兰特/月。雇人清理到一半,楼里的用水恢复了。 到了2007年,开始了一项名为“新庞特”的再开发计划,用了大约2千米的电线和污水管,重新安装了8部电梯,准备重新装修以吸引新一代中产阶级入住,同时也为了2010年举办世界杯。地产公司网站上挂出了一段广告词,“每个主要城市都有一座大多数人梦寐以求却没有机会入住的建筑,这些建筑之所以值得追求,是因为它们是标志性的、极致奢华的、独一无二的,根本无需介绍与解释,地址即可说明一切”。 “那时庞特公寓在改变,约堡在改变,国家也在改变”“如果世界杯开始,把房子租出去,可以成为百万富翁”“房屋主人想回来要回房子,有的人因此被杀了”。 “梦”到2008年就破了,次贷危机来了,银行未能提供振兴计划需要的资金,“新庞特”被取消。2008年末,这栋楼的旧业主收回了产权,又开始试图修复它。 2009年开始翻修,到2012年才完工。2009年,正是南非前总统祖马上台的时候。这栋楼和这个国家都似乎满怀复兴的希望,但后来呢? 今天,站在大楼的中央,凝望这栋大树般的混凝土建筑,能看到圆盘式的蓝天。 现在这栋楼有484套公寓,住着约3000多人,有工薪阶层,有学生,有来自刚果、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的移民。有120平米的房间被重新装修,有的铺了瓷砖和木地板,厨房里装置了黄岗岩的台面,从朝北的窗户望去,是2010年世界杯闭幕式的体育场。 可以看到,一层有超市,但显得冷清,昏暗的停车场里会有恶臭。整体环境已经是干净的。楼里管理非常严格,有24小时的安保措施,大楼的每一个入口都有生物指纹检测系统。在晚上9点之后不能再有外人进入,10点之后要留陌生人过夜,需要申请许可。有了社区中心,会给孩子们组织活动和帮年轻人找工作。 这栋建筑已经出现在无数的电影场景和纪录片中。2009年讲述外星人入侵的《第九区》将最后一个镜头留给了这座塔。还有2014年《海豹突击队8》最后一幕、2015年《超能查派》、2016《生化危机:最后一章》的战斗场景都在这里拍摄。 已有的报道里这样写道: “庞特城曾经代表了约堡最辉煌的一面,又走向无可奈何的荒废。繁华衰颓的轮回背后,是南非近四十年来政治历史与社会变迁的缩影。 “大厦的‘沦陷’成为了约堡市中心衰落的象征,或许繁华败落不过是历史起伏的注脚,但却并没有另一幢更辉煌的建筑来取代颓败之后的庞特,它危险、肮脏、破落却依旧无可替代。它的现状和那些关于它的传说,常常被整合成一种城市生活的神话,混杂着千奇百怪的心理投射,如同天井中堆积成山的垃圾那般紊乱。色情香艳的故事、四处出没的蛇、鬼怪传说以及频繁发生的自杀事件,通通成为‘庞特传奇’的一部分。即使它的恶名某种程度上是被夸大的,但谁又会真正在意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