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由阿非利卡人所组成的南非国民党上台执政,一直到1994年由南非黑人组成的非洲人国民大会取得政权为止,相关学者通常将这段时期称之为南非的种族隔离时期(1948年-1994年)。这段时期是阿非利卡人掌权的高峰,同时也是南非语的黄金时期。但是,这也是南非语从被压迫者语言转变成压迫者语言的一个阶段。
国民党上台以后,为了巩固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和种族隔离相关的法律,如《集团住区法》(1950年)、《通行证法》(1952年修改通过)、《班图人教育法》(1953年)等,把种族歧视贯穿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个不同层面。在学校的历史教科书中,国家机器则一味强调阿非利卡人的历史观,把焦点放在阿非利卡人英雄的史迹,如牛车大迁徙和英布战争等,而其他种族的史实均刻意被忽略。这些教科书甚至强调黑人先天上是低劣的种族,起码在文化上是低劣的,以作为其白人统治之意识型态的借口。
同时,南非语也高度受到国家机器的保障和推广,包括剧本的撰写、各种文学奖项的成立,以及学院里面的研究等,都是以南非语为中心的。根据掌权阿非利卡人的文化人士观点,南非语被认为是日耳曼语言中最年轻的一个语言,这些人士不但强调南非语的纯粹性,不喜欢从英语里面借用语汇,同时也宣称南非语是阿非利卡人特有的语言,而忘记了南非语本身就是荷兰语和其他不同语言(包括非洲本土语言)互动的一个文化产物。更重要的,这些阿非利卡人也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南非至少还有200万的非白人(多数都是混血的南非人)都是以南非语为母语的。
1961年,南非联邦宣布退出英联邦,正式改制成为共和国,南非语的地位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诚如Matthias Huning所言,“南非语从‘低功能的语言’(language with lower functions)转变成‘高功能语言’(language with higher functions)”。不论是司法、政治、文化或学术研究,南非语都在这些领域呈现出一支独秀的景象。
在这种情形下,英语反而被黑人拿来当成是反抗南非白人的一种有力工具,充分展现了历史的吊诡。1976年,南非政府要求黑人学校必须以南非语当成是教学语言,不能使用英语,因而在索维托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种族冲突。南非政府下令警察开枪应付示威者,打死了600多人,激起了黑人对于白人政府的激烈反抗。开普敦也发生巷战,10多万名黑人工人同时举行罢工。1977年,为了抗议南非政府枪杀学生领导人,19万学生举行抗议活动。南非政府于是一口气取缔了18个反对种族隔离的群众组织,南非社会动荡和紧张状态日益加剧。南非共和国在全世界陷入极端孤立的境地,使南非当局不得不放松某些种族隔离措施。
1994年,由曼德拉领导的非洲人国民大会在南非第一次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中获得胜利,正式宣告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非国大取得政权后即开始着手修订《南非宪法》,并于1996年底公布实施。根据新公布的宪法,南非语虽然仍然被承认为官方语言之一,但是其一支独秀的情景不再,而是和其他的9个原住民语言以及英语共同成为11个官方语言之一。在这之后,为了顾及各民族平等的原则,南非广播公司开始减少电视上南非语节目的播出时间。南非航空公司也将其南非语的名称“Suid-Afrikaanse Lugdiens”从其飞机上除去,并换上英语的标志。
尽管如此,南非语在南非仍旧是一个强势的语言,虽然英语颇有后来居上的架势。在今天,南非语的报纸和杂志仍然是在南非流通最广的平面媒体,此外在1999年,也另外有一个专门以南非语播放的付费电视频道推出。
但部分以英语为母语的南非人仍然对南非语持负面评价,如英国著名时尚杂志《壁纸》在其2005年9月号上将南非语描述为“世界上最丑陋的语言之一”(one of the world's ugliest languages),随即南非的亿万富翁约翰·鲁珀特(Johann Rupert,卡地亚等一系列奢侈品品牌的母公司历峰集团董事长)宣布撤销与该杂志的所有广告合约。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一名讲英语的南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