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逍遥张猫猫 非洲研究小组 2024-02-01 09:18 发表于北京
作者:逍遥张猫猫
在非洲最安全平和的卢旺达待了三年后,对这里的了解比起一开始从百度上查到的“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增长了不少,这是一个非典型被外界称为“非洲小瑞士“的国家,当然,今天的卢旺达也是革命与流血之上的产物。
01 对立与变革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卢旺达这三个字最直观的对应可能是电影《卢旺达大饭店》。一战后卢旺达由德国殖民地沦为比利时殖民地,定居在这里的两大氏族:图西族和胡图族也由此拉开了长达78年之久的分裂冲突。
图为古时卢旺达人民
在当时比利时推行的民族对立殖民政策下,图西族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有压倒性的特权,引发了胡图族的强烈不满。1959年胡图族对图西族开始了第一次交战并最终由胡图族于1962年建国。1990年由图西族主导的卢旺达爱国阵线(RPF)发起内战,而后到来的是1994年针对图西族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在这场100天内的大屠杀中,共有约100万人丧生(包括妇女和儿童),屠杀方式极其残忍。其中也遭受强奸等侵害的卢旺达女性约有35万人左右[1]。
图为逃生的图西族人群
在到卢旺达后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去了每个外国游客的必经地: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Rwanda Genocide Memorial),纪念馆建在一个小山顶上,在进馆之前,参观者需要进到一个房间观看有关这段历史的采访和录像资料。出了这个房间就是纪念馆正门,门前是一小片空地,许多外国游客散坐在周围的长椅上,这些基本上都是参观完出来的人,无一例外地,他们脸上全是泪水和静默。
进了纪念馆内一有共2层,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参观。一进门稍左边是一小堆部分遇难者的头骨;右边是按时间划分的的环形展区,每个展区的展板上用英、法、卢语三国语言描述历史经过,附带一小段录像视频,其中有一小段视频,是呆坐在尸体旁的2个小男孩,他们头上都有一条很长的裂开的口子,像是刀砍的,但脸上的表情却出奇的平静,两双大眼睛呆呆地注视着镜头。二楼展出的是部分遇难者的衣物、照片和个人介绍,还有一个供基督教参观者使用的祷告室,参观完后可以在纪念馆商店的募捐箱捐献资金。
印象最深的是展板上有一句话:她的父亲、兄长及丈夫必须看着她被强奸,否则他们(胡图族)会连这位女性一起杀害。那天天气很好,在馆外站着看蓝天白云有种和馆内恍然隔世的错觉。
大屠杀后,卢旺达政府取消了身份证上关于民族的区分,每个公民都是卢旺达人而不再有图西族和胡图族之分,到卢旺达之初我们也被告知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要对民族绝口不提以示尊重。现在每年的4月7日是卢旺达大屠杀纪念日,在这一天各个公共场所和社交媒体都会登出印有“Kwibuka(纪念)”的宣传横幅。
图为卢旺达总体卡加梅和夫人出席大屠杀纪念日活动
因为建筑物普遍不高的因故,卢旺达的天比起国内似乎无止境的宽广,尤其是夜晚的天空,不工作的周末,我们经常会去市中心的Ubumwe Grande Hotel顶楼餐厅看看日落和夜景。落日后,这个国家的每间屋前会点亮一盏灯,幢幢栋栋连起来的灯光宛如卢旺达的夜空一般,星星点点地十分浪漫。原因也是一样让人心里一颤:每一盏门前点亮的灯代表一个在大屠杀中逝去的灵魂。
图为同事在Ubumwe Grande Hotel顶楼拍摄的基加利市区夜景
02 在这里女性的权益和地位不再是一句空话
由于工作原因,在卢旺达这三年中,与各个政府部门还有当地企业打交道比较多,渐渐地发现这类人群中女性占比非常高,上到议员部长下到企业雇员,总能看到各色打扮入时,举止大方的女性同胞。
卢旺达女性企业家代表与卢旺达总统女儿Ange Kagame(左四)
后上网查了一下,卢旺达宪法规定,下议院80位议员中有24个议席保留给女性,卢旺达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女性在全国性议会中占据多数的国家。另规定上议院至少30%的参议员必须是女性,任期为八年[2]。卢旺达的女性议员占比高达60%[3],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对女性最友好的国家荷兰,居世界第一。
其次比较欣喜的是卢旺达男性在与当地和外国女性相处时所展现出来的尊重和谦卑,这一点不受限于男性的社会地位,更不受限于女性的社会地位。
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前排左六)及其内阁成员
03 精致第一
卢旺达人身材普遍高挑纤瘦,市区里男女日常着装上都比较正式,男士的各类西装和皮鞋在这里很畅销。卢旺达轻工业不发达且进口税高昂,日用品最高的税额有25%,所以大部分工薪阶层的卢旺达女性在发型上少有机会能用各种颜色款式的假发上大做文章,基本上是盘起一个发髻或者剪短。
同大多数非洲国家一样,卢旺达也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叫Mushanana:男装以白色或黑色的衬衫加半身长袍为主,外搭斜披肩布料,手持棍杖;女装通常是一件紧身短袖/无袖上衣加一条半身长裙,外搭一条斜披肩布料,头戴一圈编制竹条。路边也能经常看到穿着Mushanana去参加礼拜或聚会的女姓。
卢旺达女士身着Mushanana
图为卢旺达总统女儿Ange Kagame的婚礼
图为受邀参加当地同事传统婚礼,左起五为新郎,右三为主伴郎,其余为伴郎
04 温和民族
卢旺达地处非洲东部,由于海拔较高气温常年在12-27度,一年里2个雨季。也许是得益于如此温和的气候、卢旺达民族的性格也都生的十分温和,街边几乎没有争吵和冲突,开车时司机非必要不会轻易按喇叭,下雨天时,经常有私家车会停下来无偿搭载路边等车的人。
05 咖啡和茶让卢旺达走出去
卢旺达咖啡豆很有名,茶叶相比之下倒没太多人知道。2018年10月31日,阿里巴巴创立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在卢旺达正式落地。2020年5月17日,阿里巴巴与时任卢旺达驻华大使詹姆斯·基蒙以直播形式卖出卢旺达咖啡共计3000斤。
图为晾晒咖啡豆的卢旺达农民
图为观看直播录像的咖啡农户
在休假期间,我们曾自驾去过离首都基加利市约6小时的基伍湖(Lake Kivu),途经卢旺达国家森林公园后,映入眼帘的第一幕就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茶园,有种身处托斯卡纳的错觉。森林公园之大,行车到雾深处,像是入了云端,站在盘山公路边往下看,一片绿色深不见底。沿路边每隔一二百米就有一处天然瀑布,不下雨的时候还能看到公路边三两成群的白疣猴们。
图为Nyungwe Forest National Park
图为白疣猴
图为正在采茶的卢旺达妇女
06 滋味生活
对我个人来说,在卢旺达三年中唯一不变的乐趣就是永远能找到供下一个周末消遣的地方。这里街边最常看到的除了银行以外就是各类逸趣横生的小酒馆和咖啡厅。有一个奇妙的平衡在于,无论是路边推销电话卡的小哥,还是写字楼里的银行职员,总能在每周五的夜晚找到属于自己放松的根据地,这里的每个人都深谙工作与生活的取舍之道,渐渐地,我也混入了周五逃出工作去找乐子的大部队中。
在这个外来人口不足0.1%的国家[4],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色地道菜系,抚慰着每一个思乡人的胃。三年中,我在基加利从德国大肘子吃到越南牛肉粉,从台湾省刈(guà)包吃到法餐的蜗牛,当然也以胖了10斤离开而结束。基加利除了部分中餐厅之外,其余外国餐厅的经营者都是其本国人,也许是中餐总能吸引大部分饕鬄食客,以至于在基加利有来自挪威、日本和韩国人开了好几家自誉为“Best Chinese food”的中餐厅,至于味道嘛,实在不敢苟同“Best”这个赞美。
图为部分餐厅美食
三年时间,不长不短,文字也写的比较主观和匆忙。这短短一篇不足以概括卢旺达的独特所在,但它正是我心里的那个卢旺达——无穷无尽 无限可能。
注释: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A2%E6%97%BA%E8%BE%BE%E7%A7%8D%E6%97%8F%E7%81%AD%E7%BB%9D
[2]Commission Juridique Et Constitutionnelle Du Rwanda (CJCR).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Rwanda. 2003-05-26 [2012-02-16].
[4]https://rwanda.opendataforafrica.org/mcvapac/nationality-foreigners-population
END